|晒书客·获月拾书|

2024-06-01 02:33:44 动态 > 每日快讯 >
导读 【|晒书客·获月拾书|】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,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! No.10《赛博格时代的爱情面孔:从“我爱你”到“我@你”》(西班牙)玛蒂...

【|晒书客·获月拾书|】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,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!

No.10《赛博格时代的爱情面孔:从“我爱你”到“我@你”》

(西班牙)玛蒂娜·伯德特/著 钱捷/译心空间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年4月

“当质量让你失望,你就会在数量上寻求补偿。”互联网带来的心理产物之一,就是对数量的无限追求。很多时候,数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“被他人认可”的感觉,这种“认可”实在是一件过于可疑的事物;正如作者在引言里讲:我们与他人的情感纽带变得松弛,与机器和装置的情感纽带则变得牢固。可是通过机器传达给你的“认可”感,是真实的吗?还是说,不管它真实与否,它反正已经被普遍接受为真实了?

博德特本质上是一位文艺批评家。在书中可以看到她对《钢琴教师》等一些文本、电影的分析,更可以看到大量的对当今时代感觉的观察和分析。她探讨的问题是最迫切也是最高难度的:爱情变成了什么样子?在本书末章里,她对网络巨头提出了激烈的声讨,“爱情需要时间”“人类需要一种节奏,一种交替”——则是她对价值的捍卫。

No.9

《文学与恶》

(法)乔治·巴塔耶/著 柏颖婷/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

巴塔耶的书不属于易读的,必须得对一批以文学批评为主的法国作家,如布朗肖、罗兰·巴特等等,都有所涉猎之后,才能熟悉巴塔耶的风格。字字句句都知道他在说什么,那是不现实的,不过念完一章后,绝不会一无所获。

这本书里所谈论的作家,有热内、萨德侯爵、普鲁斯特、卡夫卡等等,最适合进入的当属谈卡夫卡的一篇,巴塔耶上来就讲到,二战后一份共产党周刊发起了一项调查,主题是要不要烧掉卡夫卡?由这一事件入手,巴塔耶谈起了卡夫卡对焚毁的焦虑,随后进入到他那封“给父亲的信”,巴塔耶根据卡夫卡对父亲的复杂态度,给他小说的主人公归结了一些精妙的特点:他们是“孩子气”的,有着“惶惶不安的无忧无虑”,“令人不齿的行为”和“显而易见的谎言”。

作品的视野够大,激情也充沛,要扣分的是在翻译方面。书中的关键词“主权”始终是妨碍理解的,此外还有不少译者没有弄懂的概念。

No.8

《北欧向左,美国向右?》

(芬)阿努·帕塔宁/著 江琬琳/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3月

帕塔宁是一名芬兰的新闻记者,她为了爱情,带着一脸北欧式的灿烂笑颜去到了美国,五年后入籍。她向往在这个崇尚个人成就的国家得到发展,可是一次在纽约地铁上看到的场景,就让她震惊:一个流浪汉,破衣烂衫胡子拉碴,尿在裤裆里,周围的人纷纷躲开。这在赫尔辛基根本看不到。

帕塔宁看到了美国贫富差距的巨大,但她也转而思考过去从未思考过的问题:北欧的福利社会究竟有哪些好处,为什么北欧的政府能更有效地支持弱势者,用好宝贵的人力资源?

对美国的教育、对文艺创作、对美国人如何理解“自由”,帕塔宁在书中都逐步做了比较性的考察。北欧教育的理念是:一个孩子的机会和成就,跟他生在怎样的家庭是无关的;同时,如果浪费了一个孩子的潜能,那是国家的损失。北欧体制对文艺创作的态度是:有创作能力的个体应该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,但创作怎样的作品仍取决于个体的决定和追求,并不是为政府、纳税人或赞助者服务。

这些都是北欧的优点。但帕塔宁也看清了,在北欧和睦融洽的社会里,人们的性格基色仍然是阴郁的,天气固然是原因之一,更重要的是,北欧人根深蒂固地崇尚“没有什么人是特殊的”,谁也别自认为自己了不起,为此他们在外人特别是移民面前显得保守、闭塞、冷漠。而美国人在这一点上就截然不同,他们乐观、喜欢鼓励人,对他人的成就不吝掌声。这本书中到处是这种深度而又不乏有趣的对比。

No.7《宋史测度: 两宋史研究汇编》

(美)刘子健/著 中华书局2024年3月

刘子健的书,特点是干净,字和字、行与行之间就像用键盘吸尘器仔仔细细打扫过一遍那样,没有半点尘土。过分的辞藻在他这里找不到半点,惊人之语或勉强之论同样没有,但是不妨碍文章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论点。

此文集里最使人注意的固然是分析岳飞之死的文章,但是刘对南宋的研究呈现出吸引人的举重若轻感,像是南宋为何多权臣、南宋君主对待士大夫的态度的实质,对这类较大的主题,刘都是在积累了相当的学术思考后,清晰简明地加以讨论。他为贾似道做了一些知人论世的点评,对宋理宗则做了全然否定的论说;他说,南宋君主给人感觉都很温和,都还不错,也不怎么杀刺头大臣(除了岳飞),还从谏如流的样子,其实都是庸政昏君,尤其是理宗的祸害巨大。总的来看,刘子健始终抓着皇权政治的要害,不多纠结大臣将军的是非,这是正确的路子。

No.6

《人类学写作工具箱》

(美)克里斯汀·戈德西/著 卞思梅/译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4月

在“折叠”“平行空间”“(不)被看见”等等概念深入人们的话语时,人类学不经意间也开始走俏,不管有没有学科专业背景,想要留意身边社会的人,都不知不觉地迈入了这一领域,它看起来对所有人都开放,它无需像心理学、神经科学等等那样,依赖研究者挖空心思设计出的一个个实验,它对观察者、记录者和被观察者、别记录者而言都是友好的,它是一个在“流媒体”的气氛中得到扩展的项目,作者本人往往同时也是被书写的人。

实际上无需持有人类学志向,只要是一般想要写好东西的人,都可以试着打开这个“工具箱”。在第三章“加入民族志细节”里,作者讲到所有的研究者都是“无意识的总结和评论性的措辞”这两大弊端的受害者,其实这不限于研究者,一般人想要摆脱言语乏味,都得在讲话时留心叙述细节。在第九章“简化你的文章”中,作者说到为了增加说服力,爱用浮夸词语的现象,这也是最常见的通病,不限于人类学写作。

在第十二章“找到自己的过程”里,说到了那些养成了写作习惯的人所处的状态,有的人围绕写作来部署自己所有的爱好和活动,有的人因为写作而使脑中持续活跃着意识流。虽然本书针对英语读者,但很容易就能发现对中文写作有用的大量教益。

No.5

《试探黑夜:胡安·赫尔曼诗选》

(阿根廷)胡安·赫尔曼/著 范晔/译明室Lucida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4月

胡安·赫尔曼在逝世十年后,终于有了一个上好的中译本。他是承载和体现犹太人集体命运的标准的犹太人:一个对既有体系提出强烈质疑的人,一个对肉身与精神拥有巨大感性之人。他在家中就会讲意第绪语,第一份职业是记者,左翼,在犹太复国主义计划过的建国地之一——阿根廷,赫尔曼成长为军政府的脆弱的对手,丧子离亲,被迫四海流亡,在法国,以及在墨西哥、西班牙,在这些同样盛产“失踪者”、同样有无数人被军政独裁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地方,赫尔曼写他的诗。

他不但写丧失,写痛苦,写不屈之心,还写下他在流亡中认清的流亡的真实样子。他自学了拉迪诺语,用自己的风格把他在流亡期间,用于慰藉和探索自身而读的大量古代诗歌——西班牙隐士圣特蕾莎·德阿维拉的、中世纪犹太诗人耶胡达·哈列维的、卡巴拉学者伊萨克·卢利亚的……——改写出新的版本。

他的诗里充满了犹太式的二元互相转换的思维,例如:我和一头隐秘的动物同住……我不让它睡觉,我是它的隐秘的动物。“隐秘的动物”可以理解为流亡,理解为痛苦、心碎、思念,理解为战斗的意志……我让痛苦的意志保持醒着,反过来,痛苦的意志也让我日夜清醒。

No.4《狼性时代: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-1955》

(德)哈拉尔德·耶纳/著 周萍/译 丁娜/审阅理想国·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年1月

一本由新闻工作者撰写的历史纪实,讲的是二战中被打败的那一方——德国人在战后的经历。战败者是容易被忽略的,作者挖掘出了他们不仅活下去、而且要活出意义的种种努力:一无所有的德国平民在废墟里找吃的,运走那些碎砖断瓦,混一点工钱,但摄影师不久就在向公众展示废墟之美了,时装模特在废墟间摆拍;诗人写诗,告诉读者,要欣赏帝国倒塌后满地的碎骨头和牙齿。

德国人在战后迅速兴起了及时行乐的跳舞热,德国女子与年轻的盟军士兵勾勾搭搭,情愿把自己奉献为盟军的战利品;德国投降后不到一年里,全国就有六十家市级剧院开张,电影院都爆满,德国人争相去看法国和美国的大片,像是盖博和费雯丽主演的《乱世佳人》。

战后的头三年,废墟遍地,饥荒蔓延,盗匪横行,黑市猖獗,人们在恶劣的环境里,为自己或者为家人谋生,必须很快地成长和认识社会。为了一根香烟,把对手打趴下,用一只皮鞋换到一瓶好酒,成功地把一份救援物资倒卖出去,普通德国人若是有了这些经历,一辈子都会对此津津乐道。

德国人活在当下的狂欢,是基于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,那就是谁也不愿提起战争年代的全民罪责。人们都希望迅速投入新的生活,而重提过往,追究责任,会让所有人心情沉重。可是到了1960年代,德国年轻人对父辈发动了讨伐,质问他们当初屈服于纳粹的丑恶灵魂。矛盾的是,这些年轻人享受的丰裕的物质生活,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了他们父辈在战后废墟里的打拼建设。

No.3

《尘封的纪念物、挚友与梦:维斯瓦娃·辛波斯卡诗传》

(波)安娜·比孔特/(波)尤安娜·什琛斯纳/著 赵祯/许湘健/译东方出版社 2024年5月

美丽的书名符合辛波斯卡本人的气质,“诗传”的性质则是对她最好的致敬。辛波斯卡不喜欢名声,不喜欢拍照,不喜欢被采访,即使她配合媒体和访问者,她也会表达她对名声、拍照、舆论的各种犀利的不满。用她的诗来连接她的经历,这是她乐于见到的,而且,闪回和插叙不断打乱书写的时间顺序,仿佛诗人随叫随到,不停地在回应作者的提问,时而关于幽默,时而关于写作,时而关于异国的景观。尽管早年写过一些革命色彩的诗篇,但在她的一生中,政治对她完全没有影响,“这是一个正直的人该有的姿态。”需念此书,才能真正认识那张眼角低垂、笑得睿智的辛波斯卡的面孔。

No.2

《念念远山》

(英)罗伯特·麦克法伦/著 杭海/译新经典·南海出版公司2024年5月

《Mountains: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 of the Mind》——这个书名被译作“念念远山”,想必很动了一番脑筋,在麦克法伦考究大气的文字面前,轻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。

作者是位行走专家,可是跋山涉水的切身体验不足以支撑起本书的力量。举一个例子:在书中“高处:顶峰与风景”一章中,麦克法伦从登山者的尸体写起,写到一定高度上人丧失了五感中的大部分,只剩下视觉。接下来,为了把叙事过渡到对小时候的暑假,驱车去苏格兰高地看望祖父母的回忆,他写道:“记忆和高度一样,也能让一些形象格外清晰”。仅此一句,就能看出他不仅通感力无比发达,文学技巧也是无可挑剔。

我把此书作为文学作品来读,麦克法兰是在一种伟大的智识传统之内写作的,懂得像敬畏高山一样敬畏梭罗、缪尔、爱默生们垂下的自然书写的先例,同时,他对自然考古、植物学、地质学、探险史等等的了解被详密地织入叙事之中。书中一旦出现“我想着”“我在想”“我想起……”接下来就是一片不次于任何自然风光的语言景象。

No.1

《切文古尔》

(苏联)安德烈·普拉东诺夫/著 徐振亚/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1月

在普拉东诺夫逝世六十余年后,他的作品焕发出了更强的生命力,中篇小说《基坑》激发了新一代俄罗斯艺术家的想象,唯一完成的长篇小说《切文古尔》,如今读来更为惊悚。小说叙述的是一群本质上无政府的人,共同打造一个理想社会的故事,它被称作“乌托邦小说”,而非“反乌托邦小说”,是因为它说的是一种既定的理想,循着自己的逻辑推到实现时所产生的后果。

故事的走向是残酷的,浸润着俄国内战时期的氛围。残酷并非独裁、警察、密探体制造成的,而更接近于一种自然演变的结果,它会深化我们对“人为何作恶”问题的思考。这在当下尤有意义,因为暴力在当下的社会里越发不可见,同时,人们的感知力因信息流、图像流而大幅削弱,更难以理解注意暴力的存在。即使撇开政治隐喻,只看写作本身,《切文古尔》的先锋实验色彩,刻画人物的方式,对特定时代的语言的采集和改写,其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是不会过时的。

以上就是关于【|晒书客·获月拾书|】相关内容!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热门文章

热点推荐

精选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