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什么】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是一句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的成语,原意是形容地势险要,一个人把守关口,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。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地势险峻、易守难攻的要塞,也引申为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一、词语解析
| 词语 | 解释 |
| 一夫 | 一个壮士或一个守关的人 |
| 当关 | 把守关隘、要塞 |
| 万夫 | 一万个人 |
| 莫开 | 无法打开、无法突破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最早见于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,原文是:“亮之治蜀,劳而不伐,功成而无怨,故能以弱胜强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”这句话原本是用来赞美诸葛亮治理蜀国的能力,后来演变为形容地势险要、易守难攻的地理特征。
三、现代用法
1. 地理描述:用于形容山川险要、关隘易守难攻的地方,如“剑门关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
2. 比喻意义: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,比如“他就是团队中的‘一夫当关’”。
四、相关典故
- 蜀汉时期:诸葛亮北伐时,曾多次利用天险防守,如祁山、剑门关等,都体现了“一夫当关”的战略价值。
- 历史战役:如赤壁之战中,长江天险就起到了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作用,帮助孙刘联军抵御曹操大军。
五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含义 | 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;或指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 |
| 用法 | 地理描述 / 比喻人物作用 |
| 现代意义 | 强调防御能力或个人关键作用 |
| 典型例子 | 剑门关、赤壁、祁山等历史要塞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,更是一种战略思想和精神象征,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军事防御和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