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毛遂自荐什么意思】“毛遂自荐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,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,最终成功完成外交使命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有自知之明,敢于主动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毛遂自荐 |
出处 |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|
本义 | 毛遂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,请求出使楚国 |
引申义 | 自我推荐、主动展示才华、勇于承担责任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鼓励人主动争取机会或表现自己 |
二、成语故事简述
在战国时期,赵国的平原君要挑选二十位门客前往楚国谈判,但只选了十九人,剩下一人无人愿意去。这时,门客毛遂主动站出来,说:“我愿意随行。”平原君起初不以为然,但毛遂凭借自己的胆识和口才,最终说服了楚王,成功达成协议,挽救了赵国的危机。
三、成语用法与常见搭配
用法 | 示例 |
主动推荐自己 | 他这次没有等领导安排,而是毛遂自荐担任项目负责人。 |
表现自信 | 在会议上,她毛遂自荐,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。 |
体现担当 | 面对困难,他毛遂自荐承担了最棘手的任务。 |
四、成语启示
“毛遂自荐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。它告诉我们:
- 要有自信:相信自己的能力,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。
- 要敢于行动:机会不会主动找上门,需要自己去争取。
- 要有担当: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是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。
五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含义 | 自我推荐、主动展现才能 |
来源 | 《史记》中毛遂的故事 |
用法 | 多用于鼓励人主动争取机会 |
启示 | 自信、行动力、责任感的重要性 |
通过“毛遂自荐”,我们不仅能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勇气,也能从中汲取面对挑战时的智慧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