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挂一漏万的意思】“挂一漏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,而忽略了其他很多重要的内容。这个成语原本出自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,用来批评某人做事不够周全,只顾及了部分细节,却忽略了整体的全面性。
在现代使用中,“挂一漏万”多用于自我反省或评价他人在表达、写作、分析等方面存在遗漏的情况。它带有一定的自谦或批评意味,强调全面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挂一漏万 |
拼音 | guà yī lòu wàn |
出处 | 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 |
释义 | 只提到一部分,而遗漏了大量重要内容 |
用法 | 多用于自我批评或指出他人的不全面之处 |
近义词 | 以偏概全、挂一漏十、顾此失彼 |
反义词 | 全面详尽、面面俱到、无一遗漏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自我反思 | 我今天的工作总结可能挂一漏万,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写清楚。 |
批评他人 | 你这次报告内容太简略,显得有些挂一漏万。 |
学术写作 | 在撰写论文时,应避免挂一漏万,确保观点完整。 |
工作汇报 | 领导指出我们的汇报挂一漏万,需要补充更多数据支持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挂一漏万”通常带有轻微的贬义,使用时需注意语气。
-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过多批评他人,以免造成误解。
- 在写作或表达中,尽量做到逻辑清晰、内容全面,避免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。
通过了解“挂一漏万”的含义和用法,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更加注重表达的完整性,提升沟通效果和文章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