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赋原文及翻译——领略苏轼笔下的壮丽景色与哲思
《赤壁赋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名作,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。以下是《赤壁赋》的原文及其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千古流传的文章。
【原文】
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
【翻译】
那年秋天,七月十六日,我与友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缓缓吹来,水面没有一丝波纹。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,吟诵着赞美明月的诗歌,唱着《窈窕》的曲调。不多时,月亮从东山上升起,徘徊于北斗星与南斗星之间。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,水光与天色连成一片。我们任凭小船随波逐流,穿越无边无际的广阔江面。浩瀚无垠,仿佛乘风飞行,却不知将要去往何方;飘飘然如同脱离尘世,羽化升天一般。
通过《赤壁赋》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苏轼笔下的壮丽景色,更能感受到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